店舖地址:灣仔莊士敦道74-80號The Johnston地下A及B舖
美味度:75/100
這間歷史悠久,已開業接近七十年的「雪山冰廳」,自從在好一段日子前翻新過後,我便沒有去過了,直到這一晚,我才與太太一起舊地重遊來探探它。
這冰廳原來的舊裝修當然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亮堂堂的,現代化了的環境,企理乾淨,坐得也比以前舒服。
這天來到,我倆點了冰室推介的「始祖椒鹽豬扒飯(炒底)」($78)加燉湯(+$15)、一份「上湯香菇浸時蔬」($35)和一個包括「經典芝蛋牛肉漢堡配迷你肉醬意粉」($62)的常餐。
「始祖椒鹽豬扒飯(炒底)」因為用上了炒飯底,又添加了辣椒在炒飯裡面,剛剛炒起便上桌,是名副其實的熱辣辣。炒飯炒得甚好,飯粒乾身分明,雖然稍油,仍然好吃,而且相當刺激開胃。早已切成數件的椒鹽豬扒,泛著油光,十分惹味,不過就稍有點鹹,以「凍檸茶」(+$3)伴吃,正好解辣解膩和把鹹味沖淡。
這天的燉湯是「牛蒡杞子燉赤肉」,湯味清甜可口,是好喝的燉湯。
「經典芝蛋牛肉漢堡配迷你肉醬意粉」吃的絕對是老派港式西餐風味。傳統的港式漢堡包,包上撒了大量芝麻,包身柔軟,芝士、煎蛋與漢堡扒的組合令我不由得想起昔日港式快餐名店「時新漢堡包」美味的漢堡包,也許這裡的漢堡包還未及當年「時新漢堡包」的美味,可已能讓我回味一番。
「迷你肉醬意粉」說是迷你,實質上一點也不迷你,大碟的意粉,加上漢堡包,絕對足以飽肚,而且意粉也頗彈牙呢!
這天「上湯香菇浸時蔬」的時蔬是爽甜的娃娃菜,廚師十分慷慨,娃娃菜極多,配以少許香菇,才三十多元,抵食度滿分。
在今日的香港,在時代的洪流衝擊下,有歷史的食肆已經愈來愈少,仍能繼續經營的,實在應該多加珍惜。
在大角咀區內數間高質台灣菜餐廳中,這間「好吃吃光」是唯一沒有擴充版圖到其他地區,大展拳腳的,不過這可不代表它的出品不夠好,無論是在以前還是最近的一次光顧,它的食物質素都可以保持中上的水準,吸引我久不久便會光顧。
今次幫襯,我吃的是店中期間限定的「月見大蔥牛舌魯肉飯」連一杯「凍阿薩姆紅茶」($78)。這期間限定的魯肉飯,牛舌雖是薄切,但份量極多,柔軟而有彈力,配以調味出色的魯肉醬汁和軟熟的白米飯,再拌以蛋色靚,蛋味濃的日本蘭王雞蛋,每口都是滋味,讓我吃得極為滿意。
太太吃 的則是「魯肉乾拌麵配煎蛋」配「凍阿薩姆紅茶」($57)。這乾拌麵我也吃了一兩口,雖然我覺得魯肉飯的味道更勝一籌,這麵都還算不錯。
還點了一份「起司玉米蛋餅」($39)和一碟「肉燥燙青菜」($26)。「起司玉米蛋餅」材料不多,就只是芝士和粟米,但口感和味道都能讓我感到滿意。
「肉燥燙青菜」的肉燥,就像廣式粉麵店的油菜下的腩汁一樣,能為簡單的青菜添色添味。添加了肉燥的青菜,挺好味呢!
一間小店,可以屹立不倒多年,總有它吸引客人的地方。
灣仔QRE Plaza食肆極多,中西兼備,這一晚,我就與太太在這一間應該開業不是太久的新米線店吃了一頓價錢不貴的豐富晚餐。
太太揀了「招牌花膠濃湯雞米線」($78)做她的晚餐。據餐廳介紹,這兒的濃雞湯是每天明火熬製最少10小時而成的,我試喝了一口,味道確是濃郁,不過就有點偏鹹。至於這米線除湯以外的另外兩個主角,花膠份量可以,也夠腍滑,不過米線中的雞不是髀位,所以骨肉比例只是一半一半,沒有啖啖是肉吃得那麼痛快。
加了冬菇和豬大腸的「腩肉魚腐濃湯雞米線」($84)的腩肉頗為大件,足有三件之多,同樣有三件的魚腐就十分軟腍。至於那都算入味的鹵水豬大腸,就切得細碎了點,沒有大大件的那麼有嚼頭。
兩款加配小食,其一是帶辣的「手拍青瓜」($16),辣得都幾開胃。另一道小食「秘製雞中翼」,四隻才$26。雞翼新鮮炸起,皮極脆,肉也嫩,既够熱度,也好味道,我很喜歡。
還點了「白灼時蔬」($18),下了蠔油添味的灼生菜,健康有益。
埋單二百元,平均一人一百元,已吃得飽飽的,都算幾抵食。